(注:网页不能显示图片,请下载文件链接阅读)5月11日修改
克劳斯·费德曼(Mr.Klaus Feldmann)教练作为国际手联讲师曾先后多次应邀出访巴西、印度、南非、中国台湾等地区传授世界先进的手球技战术理念和训练方法。多年致力于青少年手球运动员训练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受聘执教过德国青少年和甲乙级男女队多支俱乐部,现还从事着德国青少年手球运动员夏令营活动的经营和管理。同时,多次选派为国际手联技术官员,参与各项重要比赛如:世界手球锦标赛、世界青年手球锦标赛的竞赛管理、及IHF网站比赛信息的收集和更新等工作。
此次培训分别在柳州和南宁两个城市先后进行,时间安排紧凑、合理。内容涉及到启发和规范青少年女子手球运动员个人攻防意识和基本技术动作;指导全国中高级教练员改善训练方法和传授世界高水平手球比赛的攻防知识体系两部分。由于授课对象的年龄、运动经历、对手球运动的理解、驾驭手球技战术知识的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讲师如何准确的讲解和传授技艺是有一定难度的。当教练组就以上细节问题与克劳斯·费德曼教练相互坦诚地沟通时,他表示有信心、有能力安排和完成好这两部分的工作,并主动拟定了理论课和训练的日程安排以及授课内容。
克劳斯·费德曼教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体会充分地结合起来,深入浅出、丝丝入扣地讲解和分析:个人攻防基本原则、相邻或多个位置的配合方法、快攻的多个阶段、提高运动员的观察和应变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并耐心、细致地回答教练员和队员们提出的各类问题,受到了教练组和运动队的肯定和好评。以下是根据讲师提供的授课内容DVD和教练员的培训笔记,按照其授课主线,对此次培训内容的回顾和梳理。力求真实、详尽地叙述和展现原有的授课内容,全面、准确地涵盖到相关重要的知识要点,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多多指正。
1.手球比赛进攻的基本原则
手球是一项攻防快速转换、身体对抗激烈、智能与体能完美结合的体育运动。克劳斯·费德曼教练通过世界高水平俱乐部之间一组比赛进攻时间统计和多场得分情况的比较,以及《手球竞赛规则》为了鼓励比赛更加快速和流畅的进行而不断修订的现象,阐述了现代手球的发展趋势:比赛的攻防转换速度越来越快,从而使进攻时间相对缩短,防守强度骤然上升。运动员不仅应具备在移动中连续地寻找破门机会的专项技术,更需要根据比赛场上发生的各种情况,合理、灵活地运用多项技术的能力。面对着各种样式的防守阵型,进攻运动员如何充分发挥个人技战术水平并结合小组、全队的整体配合攻破对手的防线呢?
1.1. 有意识地拉开防守防线
1.1.1.进攻队员从落位开始就应有意识地拉开对手的防线。

(图一) (图二)
通过(图一)和(图二)可以清晰地发现,(图二)中每一个进攻队员均贴近边线和边角的位置,甚至有时候身体的某一部分还会超出边线,底线队员也是落在防守阵型的某一侧。克劳斯·费德曼教练以手球攻防的基本常识来阐述和验证此观点:防守队员的首要职责是时刻做到人球兼顾,但每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和范围是有限的,当进攻队员充分利用场地的大小和空间来选择落位的时候,增加了防守队员视觉观察的范围和脚步移动的距离,也就增大了防守队员犯错误的可能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进攻队员充分利用场地的大小和空间来选择落位,有利于更全面地观察和捕捉防守的弱点,为下一步的战术行动奠定基础,更拓宽了进攻的有效距离,使队员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充分地施展技艺。所以,从进攻落位开始就有意识地牵扯防守队员更多的精力、拉开防线,不仅是克劳斯·费德曼教练赞同和推荐的,也是当今世界高水平手球运动队包括韩国国家队队员经常采用的进攻站位。
1.1.2.尽可能地拉开中区防守的防线
中区——是比赛中进攻方和防守方相互争夺最激烈的区域。对于进攻队员来讲,中区(尤其是靠近九米线附近)是外围射门、突破、与同伴相互配合最能给防守造成威胁的区域,因此中区的范围也是严防死守的重点。克劳斯·费德曼教练再次强调了进攻队员落位应充分利用场地区域的重要性,指出进攻方左右内锋应贴近两侧边线站位,边锋应尽可能下沉到边线与外球门线的夹角处(图二),有意识地拉开防守,特别是中区防守的防线,迫使防守队员增加左右的移动范围,增大相邻之间的空隙,进攻队员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切勿进攻队员过早或过多地集中在中区,进入防守的控制范围(图三)。
克劳斯·费德曼教练个人认为,进攻队员在组织进攻的阶段应当尽可能把球传到两侧的边锋队员,这样更有利于拉开和调动中区的防守。但是,当今高水平的运动队往往采用攻击性的防守阵型,采取边锋“人盯人” 的防守方法来制约和阻断进攻传球的连贯性,在这种情况下,外围队员三人之间连续、快速的传接球和移动也可以给防守造成很大压力。
克劳斯·费德曼教练从持球和徒手队员切入并指出:面对着手球比赛各种类型的防守阵型,最危险的人是高速运动中的持球进攻队员,最有威胁的进攻是向防守人之间的空隙发起的冲击(图四)。所以,每一位进攻队员都应积极主动地担当或分担进攻的职责,在每一次持球的过程中连续地寻找各种机会发动犀利的个人攻击。当场上的每一位进攻队员都时刻努力着使自己成为最有威胁的人,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防守队员从而破坏防守体系,同时,还可以吸引相邻位置的防守队员,为同伴创造更多的机会。克劳斯·费德曼教练进一步阐述的有关高水平手球运动员应具备哪些个人专项技能,以及如何处理好个人攻击与整体配合的关系等内容请见下文。
1.3.“徒手队员”形成保护
当进攻队员连续地传接球、移动、进行相互配合寻找破门良机的时候,进攻持球和徒手队员的角色也随之迅速而频繁地转换,也就是说,每一位进攻队员都要发挥持球和徒手队员的作用,而且这种角色的交替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克劳斯·费德曼教练非常注重徒手队员的选位、起动时机、接球跑动路线的研究。他认为,当持球队员发动进攻的时候,徒手队员应选择在其水平线偏后一点的位置落位(图四),这样不仅有一定的距离和时间观察面前防守的反应,没有过早地密集到中区造成进攻“堵路”,还可以在持球进攻队员身后接应,尽可能保障同伴处理球的安全性(图五),通过时刻观察防守队员的位置来选择和运用相应的接球跑动路线和进攻战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无论徒手队员选择哪一种接球跑动路线,应避免出现持球进攻队员-防守队员-徒手接应队员“三点一线”的情况,徒手队员应该争取在百分之百摆脱或错开防守后接应球和发动进攻。
(图五) (图六)
1.4.适时地大幅度转移球
当进攻方在场地的某一侧多次、连续地发动或运用战术的时候,进攻和防守队员都相对地集中到了这一侧,在这个时候,如果及时将球大幅度地转移到场地的另外一侧,另外一侧的进攻队员会有更大的空间来施展技艺,还有可能存在着等人或以多打少的进攻机会(图六)。
手球比赛中经常出现大量精彩的跃起射门、灵活多变的隐蔽传球、出神入化的战术配合、守门员激动人心的救球场面……这些都是运动员扎实、高超的个人专项技能的集中体现。克劳斯·费德曼教练认为随着现代手球比赛攻防转换速度越来越快,全面、娴熟的个人专项技能在比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是瓦解防守体系的突破口,更是整体战术配合的基础和保障。
2.1. 运球
●分别运用左手和右手运球,并无明显差异;
2.2.传接球
一个运动员在一场手球比赛中需要传多少次球?接到多少次球?每场比赛的传球助攻有多少次?运用哪几种方式传球……传接球技术是手球比赛进攻中广泛运用的基本技术之一,克劳斯·费德曼教练还认为比赛中的传接球技术并不是单一和完全独立的,运动员不仅应该掌握各种正确的传接球技术动作,更要时刻保持对防守阵型的观察,及时根据防守的变化采取不同的传球手法,在连续进攻的脚步移动中合理运用传接球技术。
传接球前的位置和移动
传接球后的位置和移动
2.4.进攻的基本路线
向防守之间的空隙发起攻击
首先,进攻队员在接球的一瞬间应保持脸是面向球门(底线队员有所区别)的,并调整好身体的姿势和重心,处于随时都可以发动攻击的状态。接下来,有意识地拉开防守阵型之后,持球进攻队员应充分发挥专项技能向防守的空隙发起犀利的攻击(图七),徒手队员通过观察第二名防守队员的行动来选择相应的进攻路线。
(图七) (图八)
在“一对一”防守的情况下,结合多种假动作摆脱防守
无论进攻队员选择直线还是左右两侧的弧线发起攻击,都应掌握好与防守队员之间的距离,尤其是接到球之后不要离面前的防守队员太远或者是太近。如果离的太远,不仅失去了有效的攻击距离,防守也会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或补防;如果离防守队员太近,很容易被防守队员控制住,有碍进攻的连续性。克劳斯·费德曼教练认为,聪明的进攻队员一定根据防守的站位来选择和调整自己的进攻路线,绝对不会让防守找到他(她)进攻的规律,反而主动扰乱防守的控制区域。
3.1.进攻的基础配合
3.2.进攻的各个阶段和原则
进攻队员在组织阶段应当尽可能把球传到两侧的边锋队员,这样更有利于拉开和调动中区的防守。但是,外围队员不能形成只能接到边锋传球才能发动进攻的习惯,当防守采取边锋“人盯人” 的方法来制约和阻断进攻传球的连贯性时,外围队员三人之间连续、快速的传接球和移动同样给防守造成威胁。
克劳斯·费德曼教练认为,随着现代手球比赛攻防转换速度越来越快,个人专项技能在比赛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每位进攻队员在每一次持球的过程中,都应积极主动地寻找各种机会大胆运用个人专项技术发动最有威胁的攻击,成为防守体系的突破口,或者吸引相邻位置的防守队员补防,为同伴创造更多的机会。比赛中发挥运动员全面的个人进攻能力不仅是调动和破坏防守体系的双刃剑,更是提高战术配合效果的基础和保障。
持球队员个人“一对一”的能力增强了,同伴可以通过观察第二名防守队员的位置来判断和选择进攻的路线,从而自然地演变成交叉、传切等多种“二对二”或者“三对三”的小配合,这些小配合通过不同方式的组合又发展成为多人参与的整体配合。进攻队员无论选择那种攻击方式,最终目的就是创造射门机会打进球门得分。二至三人之间的小配合以灵活多变、简单实用的特点已逐步确立其在进攻配合中的主导地位。
此外,克劳斯·费德曼教练在授课过程中多次强调培养和提高运动员善于观察、灵活应变的战术意识的重要性。运动员要学会根据防守队员的位置和阵型的变化施展进攻,合理地运用各种配合;通过一次底线队员的上提或者边锋队员的穿插,巧妙地从常规的进攻方式变换成双底线的打法,以多种途径增加配合的连续性,给防守带来出其不意的变化和威胁。
3.3.二至三人之间的小配合更受青睐
一次成功的全队整体配合固然能够提振人心,给观众带来出神入化的视觉感受,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多人参与的整体配合也增加了发生失误的可能性,而且,大多对手已于赛前充分获取和分析了进攻方的战术特征,防守预知的战术路线,一定会提前采取行动抑制或阻断配合的进展。此外,整体配合中每一点的失误或中断,都直接影响着最终的进攻效果,在比赛激烈而紧张的攻防气氛中,当进攻队员几次尝试都无法完成预定的战术配合时,个人的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就会受到负面的影响。克劳斯·费德曼教练更青睐在比赛进攻中运用二至三人之间的小配合,建议每一支运动队都应熟练地掌握几种二至三人的进攻配合,以备比赛时的合理运用和不时之需。下文中阐述了二至三人之间小配合的变化和衔接方法。
4.手球比赛防守的指导思想
“进攻”和“防守”是手球比赛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像是“矛”和“盾”的关系,总是相互制约和影响着的。随着现代手球比赛攻防转换速度越来越快,世界高水平运动队之间的攻防博弈日趋激烈,面对着进攻方频繁、连续地发动攻击,教练员应如何合理地安排防守阵型,每一种防守阵型又体现出什么样的防守目的呢?
4.1.有意识地分别向中区范围的内外两侧驱赶进攻队员
每一种防守阵型都会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防守方法,现代高水平的手球运动队已不满足于单纯地使用某一种攻击型或者是密集型的防守阵型,更趋向选择混合型的防守阵型,结合区域联防和重点队员紧逼等多方面的优势,增加防守体系的整体性和变化性为进攻方制造难度。
(图十一 ) (图十二 )
采取边锋“人盯人” 的攻击性防守
克劳斯·费德曼教练讲述进攻的基本原则的时候,鼓励进攻队员在组织进攻的阶段尽可能把球传到两侧的边锋队员,这样更有利于拉开和调动中区的防守。防守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抑制和破坏进攻战术的有序进行,尤其是现代手球比赛更提倡攻击性的防守,高水平运动队经常采取边锋“人盯人” 的方法控制进攻有球一侧的边锋队员,迫使内锋的进攻队员非常规地接到中卫的传球或者运球发动,降低和扰乱其正常的进攻速度及方式。
运用防守阵型的特点
发挥防守阵型的特点来减缓或阻断进攻方的传球速度,比如:攻击型的3:2:1和混合型5:1防守阵型中“防1”的队员,通过个人快速灵活、真假结合的前后移动,相邻防守位置之间的协防,改变紧逼对象等多种方法,迫使外围队员只能进行隔位或长距离传球,干扰进攻战术的节奏和衔接(图十二)。
运用规则制造任意球
克劳斯·费德曼教练建议,当进攻方在一定的时间内多次、连续地发起攻击,防守阵型已经开始被进攻扯动或是出现混乱有可能造成失误的时候,每个位置的防守队员应善于运用规则制造任意球,迫使进攻重新进入组织阶段,阻断进攻的连贯性。
4.3.时刻做到人球兼顾
无论运用哪种形式的防守阵型,防守队员的首要职责是时刻做到人球兼顾,只有每个防守队员都能控制住面前的进攻队员,整体的防守阵型才能发挥其强大的优势。高水平运动员的防守职责已不仅仅是站在原地“一对一”的防守能力,而是在进攻队员连续多次地交叉和掩护等配合之后,依然能够保持好自己的身体姿势和重心,没有失去有利的防守位置,而且通过观察和预判进攻队员的传球路线,不停地调整脚下步伐,伺机断球反击。
5.1.手球比赛常用的防守阵型
1:5防守阵型 5:1防守阵型
3:3防守阵型 6:0防守阵型
3:2:1防守阵型 4:2防守阵型
现代高水平的手球运动队已不满足于单纯地使用某一种攻击型或者是密集型的防守阵型,更趋向于结合区域联防和重点队员紧逼等多种优势,根据比赛实践经验形成或创新混合型的防守阵型。
世界锦标赛、欧洲锦标赛等代表着世界手球发展水平的重要比赛中,以德国国家队为代表的多支欧洲劲旅经常采用6:0的防守阵型。欧洲队员身材魁梧,身高臂长,专项力量出众,虽然脚步移动稍慢了一些,但随着近年来各国对手球攻防体系的深入研究和探索,欧洲运动员专项技能的不断完善,根据比赛对手特点改变或创新的混合型的防守阵型,给亚洲运动队的进攻打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很多亚洲运动队开始纷纷效仿欧洲的6:0防守,甚至把6:0防守阵型作为青少年手球运动员的攻防练习。克劳斯·费德曼教练认为这样生搬硬套的防守理念和练习方法是不科学的,并通过下表阐述了德国运动员各年龄阶段的防守练习内容:
年龄
|
防守阵型
|
9~10岁
|
全场/半场“人盯人”紧逼防守
|
11~12岁
|
9米线以外的“人盯人”紧逼防守或1:5防守阵型
|
13~14岁
|
3:2:1防守阵型
|
15~16岁
|
5:1防守阵型
|
17~18岁
|
6:0防守阵型
|
克劳斯·费德曼教练非常赞同从青少年运动员开始,通过练习大范围的“人盯人”紧逼防守逐步培养和提高运动员的防守意识和专项技能。首先,半场/全场的紧逼防守增大了攻守的活动范围,即使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无法达到成年运动员的标准,也可以充分地奔跑和移动去摆脱和控制对手。另外,这种两人一组“一对一”逼抢的方式,小运动员们在相互追逐、争夺、躲闪的过程中,不断地转换着进攻和防守的角色,有效地锻炼了个人独立分析和处理场上情况的能力。而且,根据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年龄的特点运用这种类似于抓人游戏的方式组织教学,把游戏与训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激发了青少年对手球运动的兴趣。
5.3.比赛中防守阵型的变化和步骤
每种防守阵型都具有优势和劣势的一面,但有球一侧的防守都应是强大的、形成保护的,确定运用某种防守阵型,就意味着相信和贯彻这种阵型的指导思想来抑制住进攻方的特点。防守阵型是很有可能根据比赛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地调整和变化的,所以,克劳斯·费德曼教练建议每支运动队在日常训练中至少熟练地运用一套和准备一至两套不同的防守阵型,以备比赛时的常规运用和不时之需。
现代手球比赛攻防转换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比赛刚开始的时候,攻守双方精力集中、体能充沛、攻守博弈异常激烈,如果防守在短时间内出现失分的情况,教练员应先冷静地分析防守失误的原因并根据不同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切勿冲动、突然地彻底改变全队已熟知的防守阵型。
防守失误的原因 调整措施
比赛过程中,防守队员出现暂时性的失误是很正常的事情,当防守阵型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的时候,教练员应通过上述的思路先改变个别队员的防守策略等方法来调整和优化防守阵型,切勿直接放弃已熟练运用的防守阵型,如果上述两项措施均没有效果,或确实出现防守指导思想的偏差,再考虑在最短的时间内起用第二套防守阵型。克劳斯·费德曼教练认为:事实上,真正成功的防守阵型不是在比赛开始阶段就能完全控制住对手,而是赢在比赛最后的15分钟。
克劳斯·费德曼教练通过一组世界高水平运动队进攻时间和高比分的统计,反映出现代手球比赛攻防转换速度越来越快的发展趋势,为了比赛进行得更加流畅,《手球竞赛规则》也在不断地修订和完善。在这样快节奏、高频率、大强度的攻防转换中,现代手球比赛的快攻战术已不仅仅是通过守门员长传发动,每位防守队员都应时刻地寻找和准备着利用进攻队员的失误、防守成功后的追击配合、进攻得分后的抢发球等各种机会成为快攻的发动者和参与者。
6.1.快攻的梯队和衔接
第一梯队
第二梯队
第三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