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锦赛第25支队伍--记国际手联高级裁判员培训班
手曲棒垒中心
2009-02-18 14:01
摘自国际手联杂志2007-1
翻译:王钧
校对:关健
在距2007年德国世锦赛开幕6个月前,国际手联裁委会第一次召集了46名国际裁判在卢森堡举办了为期6天的高级裁判员培训班。本次培训班的主要目的是在规则解释方面确定统一尺度。
--新的要求
特别是自2005年突尼斯世锦赛后,普遍认为手球比赛节奏更加快速。越来越多的队伍将快攻节奏贯穿全场比赛或在对手得分后快速完成攻防转换。整体来看,进攻的次数在增加而组织一个战术进攻的时间却在缩短。这一发展迫使裁判员在快速奔跑和基础耐力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还要具备高度注意力、宽阔视野观察力和快速的判断力。
这一竞赛发展趋势也同样决定了有关控制比赛方面的新要求,裁判员必须要理解他们以便能够在规则解释上统一尺度。会上提出以下特殊问题:
·对球门区线附近双方拼抢的判罚
·对阻挡的理解和判罚
·挑衅和“假演”骗取裁判行为
·针对双方的严重犯规行为,如何在升级处罚方面平衡对待
由于在2007年世锦赛上将采用新的比赛方式,因此裁判员必须适应新要求。预赛将以分六组的方式取代分四组。从比赛一开始,有的比赛将实际上可能成为一个队获取出线资格的最后机会。另一个创新是四分之一决赛。最近一届奥运会比赛经验证明了这一点,(在那个比赛中也采用了四分之一决赛)这些比赛成为了所有比赛中最激烈的比赛,有些比赛甚至充满了戏剧性。
但是,观众和媒体的要求是高标准的。正如2006年世界杯所表现的,裁判员发现他们几乎成为了观众注意的焦点,而且他们的表现也被观众和媒体监督。
因此,国际裁判必须在准备2007年德国世锦赛时,以一个职业裁判的水平作为自己的目标。这就是为什么国际手联按照足球模式,在世锦赛开赛前6个月,第一次组织了为期一周的裁判候选人员培训班。其目的是帮助裁判员在赛前几个月里更好地做好准备工作。更重要的是,针对世锦赛提供一个详尽的有关国际、国内规则解释方面的裁判法。最终,最初决定并向国际手联执委会提名18对世锦赛执裁裁判。
第25支队伍—指导方针
国际手联确立“第25支队伍”这一指导方针的基本思想是--所有参加世锦赛的裁判员是一支团队。24支队伍获得了世锦赛的参赛资格。相对于他们,我们从此之后增加了由36名裁判组成的第25支队伍,而不仅仅是18对裁判。所有裁判员在赛前、赛中和赛后都必须表现得像一个团队而且尽可能运用统一的规则解释和尺度。正如以往事实所证明的,高水平的执裁表现建立在良好的团队基础上。
准备阶段
表一:裁判员准备工作流程和方法
准备阶段
|
||
1、 IHF工作组
|
2、裁判员身体素质训练
|
3、裁判员工作布置
|
训练营计划
|
||
1、陈述:目前问题、规则发展趋势(结合比赛)
|
2、小组讨论:规则解释的统一尺度
|
3、测试:身体素质测验、规则考试、录像分析考试
|
4、结合俱乐部队伍训练进行的裁判员临场实践培训
|
5、比赛执裁表现
|
6、分析比赛执裁表现(每日通过录像进行)
|
在培训班开始前准备工作便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数月,上述表格说明了裁判员准备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裁判工作和比赛的发展过程
一开始,国际手联组织了由裁委会和竞委会组成的工作小组,通过两场欧锦赛,以裁判和教练的视角仔细分析了现代手球问题中的典型情况和裁判判罚,其目的是制定出一个统一的观察和评价标准。
与以往过程不同,这次工作组仅将重点放在两场比赛上,根据比赛进程,主要聚焦在对裁判员的判罚尺度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
通过上述工作制作了一套包括88个案例的DVD光盘,同时提供了一份摘要说明了工作组的意见以及有关统一评估尺度的建议。
裁判员的工作布置
国际手联工作组在开展各项工作的同时,也向即将参加培训班的的裁判员们布置了课前作业。裁判们收到了两场比赛的录像资料,要求他们用指定的评估表来分析比赛并在开班前及时将表格提交给裁委会和竞委会。
这使得裁判们在规则的理解和解释上可能会产生一些相同的或不同的观点,这种形式多少都会有益于达到举办一次高水平培训班的目标。同时这也有利于更加直接和准确地解决分歧和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的主要关注点是在对比赛本身的分析上,而不是在裁判身上,如何让裁判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积极地参与其中以便制定出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确实是一个难题。
另外,为了进一步做好准备,国际裁判们接受了一项任务,就是在这些比赛中,培训班将以分组方式开展工作。这使得培训工作更加有效同时确保每个裁判的积极参与。
身体素质测验
除了分析比赛以外,所有的裁判员通过日常训练为培训班期间的身体素质测验进行了针对性准备。身体素质测验的结果将是裁判员选拔的依据。
表二:20米短距离快速跑
时间
|
评价
|
裁判员人数
|
少于30秒
|
很好
|
4
|
3.00-3.10秒
|
好
|
7
|
3.11-3.25秒
|
一般
|
16
|
3.26-3.40秒
|
差
|
9
|
超过3.4秒
|
糟糕的
|
9
|
最佳个人成绩
45人平均成绩
|
=
=
|
2.88秒
3.25秒
|
培训方法要点
结合热身赛特别是德国甲级队参加的比赛,从7月31日至8月6日在Rotenburg举行了为期1周的培训班。表一对培训计划的主要单元进行了全面说明。
分组工作
所有裁判员被分为若干工作组,在他们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目前和以往规则解释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研究要点总结如下:
*在进攻状态和快速的比赛当中,球门区裁判和场上裁判之间应加强球门区附近的占位和合作意识。
*赛前的准备及在赛前、赛中和特殊情况下对比赛控制的标准或原则。
*7米球判断的评价以及适用于升级处罚的统一尺度的评价标准。
由于Rhine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协助,一位录像专家带着专业的设备参与了整个培训过程。因此,我们针对不同的录像工作进行了分组,各工作小组:
*对两个欧洲锦标赛集锦进行专题分析
*在序列表中选择典型场景
*制定相关裁判观察和评价标准之后,录像专家按序列表编辑了一个录像。然后各个小组能够以一种更加启发性的方式对录像中所选的场景进行逐一分析并给出结论。
工作组在分析考虑这些结论过程中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对目前问题趋势的表述
规则委员会成员起到主导作用,他们分别对理论课程内容进行了增补和完善。
*《透过现象看本质》-联系2006足球世界杯国际足联裁判员培训班所作的报告(作者:R. Gallego)
*对球门区附近比赛行为的评判,关于阻挡的规则解释(作者:D. Spate, M. Prause)
*送给裁判员的“十大黄金法则”--对裁判的建议(作者:R. Gallego)
比赛导向和临场分析
SAVINGS银行杯的27场比赛是由国际手联的裁判执裁的,这也是BUNDESLIGA队为准备新赛季所进行的热身赛,在国际手联官员们的协作下,专家运用先进的录像技术将所选比赛录制下来并在当晚进行分析,这些素材也成为之后的比赛学习和第二天上午临场分析的基础。事实证明,这种分析和准备工作是非常有效的,也被运动队用于他们的战术分析。
裁判临场实践的培训
裁判准备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对比赛中在球门区附近6-9米区域的有球或无球状态下,球门区裁判和场上裁判在场上观察和工作职责的分工。在这方面,裁判应重点注意阻挡动作和底线球员以及防守他的对方球员的动作。
而且,一些裁判还参与了GROSS-WALLSTADT电视队的训练课。他们被特别安排执裁高强度的训练课并且在快速和持续激烈变化的训练中做出快速的判罚。这种变化的打法,使得裁判员在持久的快攻和进攻状况下,即使比赛强度极高,也必须尝试做出正确的判罚。
通过与队伍主教练和队员们的热烈讨论,成功地表明,这种方式为裁判员培训的临场实践方面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机会和尝试。

测验
测验分为两个部分:
理论考试以问卷形式回答规则问题,同时还包括录像分析测试(以分析表的形式对录像中场景逐一进行评判)。这是以特殊手段考查裁判的快速决断能力。
用身体素质达标的方式评价裁判身体素质能力在现在手球中日趋重要。为了达到职业水平,国际手联再次与Rhine奥林匹克训练中心合作完善了这一测试。
20米短距离快速跑
这个测验将反映裁判员在快速移动的比赛状况下裁判员的反应能力.特别是在一方得到球组织快攻和在对方得分后另一方进行快速开球时。
测试过程
--在一个测速仪正前方站立起跑
--自己决定起跑的时间并通过测速仪
--20米跑的持续时间将被电子计时器测量,并帮助统计通过第二个测速仪时的数据。
--需跑2次(中间休息)
表一显示的是测试结果。3秒以下为优秀,有4人达到。这一成绩相当于德国青年运动员的成绩。9人成绩超过3.4秒,他们被建议要进行相应的训练。总体平均水平仅达到3.25秒,它表明裁判员的反应速度仍需不断提高(特别是跑步技术、腿部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折返跑测试
这一测试将专门反映裁判员的基础耐力水平。在20米跑道上根据电脑播放CD中的信号音完成规定速度的折返跑。按以下递增速度测试:
1、7.5公里小时 (3分钟跑)
2、9.0公里小时 (3分钟跑)
3、10.5公里小时 (3分钟跑)
4、12公里小时 (3分钟跑)
其测试水平结果是通过在1分钟的暂停时,抽耳血检测乳酸堆积值计算出来的。这个方法与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监控时所采用的方法是一样的。
在折返跑中,每当信号音响起时,测试者的一只脚必须清晰地踩踏到折返线上。如果没有踩到,将被警告1次,之后如再次出现此现象,测试者成绩将无效。我们在这方面的测试是以乳酸堆积值4mmol/l(有氧-无氧阈值)来计算的。奔跑速度越快,乳酸堆积浓度越高,说明训练状况越好。9.5公里/小时是裁判员被强制要求达到的有氧-无氧阈值的最低极限标准。
在45名裁判中,有10人未达到这个标准。而全部人员10.14公里/小时的平均值也有提高余地,即使有5名裁判超过平均值达到了11公里/小时(最好11.7公里/小时)。
补考
根据某些裁判训练水平明显不足的实际情况,他们有权进行一次补测。为此,他们会收到一份为期2个月的,根据他们个人第一次测验成绩所制定的训练计划表。这些裁判员在10月25日的德国世界杯期间进行了再次测试。10名裁判员成功通过测试并被指派参加了2007年的世界杯。
与第一次测验平均成绩9.09公里/小时不同,这些裁判员的平均水平被提高到10.98公里/小时。
这一现象表明,在未来面向高水平的手球比赛中,对裁判员进行系统和科学的训练是必要的。
总结
今天,高水平裁判员的专业化培养就像国家队培养一样重要。这次的培训的课程完全比得上以往任何一次训练营。裁判员的每日生活从早7点(饭前)的30分钟慢跑开始。
对高清晰比赛录像的技术分析,针对每名裁判身体素质测验结果的评价,采取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探讨的方式进行的临场实践演练,这些为高水平裁判培训建立了清晰的标准。
国际手联主席在访问这个培训班时,强调了培训的重要性。他提出要在国际上提高和树立手球的积极形象,是裁判员在世锦赛中要特别肩负的共同责任。
图7:裁判员耐力训练的相关信息
每周训练频率
*素质测验未达标的裁判:每周必须进行4次耐力跑
*素质测验达标的裁判:每周进行3-4次耐力跑
场地:
*尽可能平整的场地条件
*精确地测量距离
*注意,我们建议使用400米田径场以便于精确地计算时间
注意:你需要注意培养时间感以便于在耐力跑时避免速度的无序变化。
跑步速度
重要原则:
1、慢跑,不要太快。
2、少于30分钟的慢跑是毫无意义的。
3、为提高水平,不一定跑的很快,但要跑得更长和更多的次数(一周6次)。
如何提高你的跑步速度
1、每周2/3时间的跑步达到2-3mmol/l的乳酸值
2、每周1/3时间的跑步达到3-4mmol/l的乳酸值
3、以上数据为上限,它意味:
*你可以跑的比指定的标准慢,但不要超过总的时间指标。
*当你在相应的强度阶段,你的速度时间超过了忍受值,则不用继续跑了。
*在乳酸值为4mmol/l的情况下,跑步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每周训练计划
达标标准跑速时间
1、在测试中,当耐力跑在乳酸值4mmol/l的条件下,距离为9.05公里/小时,此成绩为不及格。(应达到至少9.5公里/小时的目标)
2、耐力跑速度标准(见表)
乳酸水平(mmol/l)
|
公里/小时
|
每千米时间
|
忍受值
|
全部跑步时间
|
2.0
|
7.54
|
7’57”5
|
+/_20秒
|
85分钟或以上
|
2.5
|
7.66
|
7’49”7
|
+/_15秒
|
60分钟
|
3.0
|
8.04
|
7’27”8
|
+/_15秒
|
50分钟
|
3.5
|
8.41
|
7’07”8
|
+/_15秒
|
40分钟
|
4.0
|
8.80
|
6’49”0
|
+/_15秒
|
30分钟
|
4.5
|
9.30
|
6”27”0
|
不要跑了
|
|
3、第一周训练计划(模板)
第一日
85分钟耐力跑:7’38”—8’18”/千米(=2mmol/l)
第二日
85分钟耐力跑:7’38”—8’18”/千米(=2mmol/l)
第三日
60分钟耐力跑:7’35”—8’05”/千米(=2.5mmol/l)
第四日
50分钟耐力跑:7’14”—7’44”/千米(=3mmol/l)
注意:在初始训练阶段可以跑的长一点但慢一些。在随后的几周训练中要注重提升跑步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