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网名,叫奥梦~奥运梦,年轻时在国家队打手球,却没能实现奥运梦,那是我一生的遗憾。”前国家手球队运动员,广东佳佑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手球协会青少年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曾巧真接受采访时说道。
奥运梦碎
曾巧真16岁时由篮球转项打手球,司职右边锋,3年后的1988年入选国家队。
那是中国女手的巅峰时期,1984年奥运会获得银牌,1988年奥运会获得第6名,对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更是寄望能取得佳绩。当时的曾巧真也是意气风发,她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就是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
为了奥运的目标,国家队训练非常艰苦,“最难忘的一次,有一年夏天在河北秦皇岛集训,为了锻炼我们的体能和速度,教练骑着单车,前面一个,后面一个,赶着我们从秦皇岛一直跑到了山海关……”
“还有一次,从北京机场出国打比赛,就是停留签证的那点时间,教练也不放过,带着我们去跑高楼,从1层至30层,每层楼梯十多个台阶,上面一个教练,下面一个教练,看着秒表,催着你,速度要快、快、快!”当年为实现奥运梦刻苦拼搏的点点滴滴,曾巧真至今记忆犹新。
1990年,她们夺得了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银牌。次年参加女手世锦赛她们只要打进前6名,就将获得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入场券。世锦赛小组赛她们全胜出线进入八强,正当大家认为进前六是手拿把攥的时候,中国队却最终仅获第8名,痛失奥运会入场券。
“我们当时做了那么多的努力,拼尽了全力,没想到就差那么一点点……”与巴塞罗那奥运会失之交臂,曾巧真的奥运梦碎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想起来,心就痛,真的很痛。”曾巧真说道。
回归手球
1992年曾巧真选择了退役。
“其实那时就是年轻,本来年龄还不大,还可以打的。但奥运梦碎的打击确实很大,那时候就想这么努力了,还没有达到目标,看来是没机会了,就放弃了。其实1996年中国队又进了奥运会,并获得第5名。所以我更是遗憾。”曾巧真说道。
退役后差不多近20年,曾巧真远离了体育圈,在商超、旅游等行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她内心总有一种无法排解的失意。“那时脑子里想的就是挣钱挣钱,有时候自己静下来想:我为什么活着呢?其实现在想起来,对手球的感情这个‘心魔’一直在,但自己很长一段时间刻意在压制这个‘心魔’。”
直到2013年,她的孩子“小升初”参加军训突然晕倒,触动了曾巧真,“现在的孩子,这样的体质太可怕了!”她立刻决定让孩子们选择一项喜欢的运动来锻炼。而现代孩子因缺乏运动,导致体质弱,也让她萌发出想要为孩子们做点什么的念头。
2014年,曾巧真想到了要做幼儿手球,但是有多年从商经历的她,经过仔细研判认为:手球在中国还是个小众项目,大众认知度不够,还没有形成像足球、篮球那样的生态,贸然介入是很难成功的。所以先要熟悉周边,从体育产业做起摸索前进。
她随即成立了广东伍环奥体体育产业有限公司,凭借自身实力,承接了东莞市第八届运动会开幕式、2015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开幕式及颁奖仪式、2015至2017年广东省男子篮球联赛等一系列国内国际重大体育赛事、场馆运营、公益培训等业务,公司发展风生水起。
2018年6月,曾巧真受邀参加第四届全国业余手球俱乐部联赛,获得了手球女子组第一名,但她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因为参加比赛的只有一支女子手球队。“当时,我在那个球场边一个人静静地坐了好久。想着,手球这个项目,再不干,可能在中国就从此没有了。”作为一名曾经的国家队手球运动员,曾巧真不愿意看见这样的局面出现,回到家,就和先生说,“砸锅卖铁干手球!”
苦苦探索
曾巧真迅速地调整了公司战略,2018年10月,广东佳佑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诞生了。
“虽然确定要做幼儿手球,但是如何走下去,我们开始还是不太明确,而且前期也碰了不少壁,受了不少的打击。我们接触过此前做幼儿手球亏得一塌糊涂的老板,也请教了一些幼儿体育的专家。有专家定性说,做幼儿手球不行。但也有专家说这是最适合幼儿的一项运动。市场到底认同不认同幼儿手球,我们需要做试点。”曾巧真说道。
而东莞市莞城中心幼儿园资深的学前教育专家罗润娣园长的行动给了他们巨大的信心。
一次偶然相识后曾巧真给罗润娣园长发了一段男子手球比赛的视频,想让她评估一下,开展幼儿手球的可行性。罗润娣园长看了视频后,马上就认可了这个项目,虽然双方又沟通了一段时间,最终罗润娣园长的观点是:“你相信我。我们愿意做第一个试点。”
2018年9月,开始试点,孩子家长都欢迎。三个月后就举行了东莞全市幼儿园的幼儿手球示范课,参加的是400家幼儿园的代表。结果大家的反馈是:这个项目真好!
之后曾巧真发挥自己在体育圈的资源优势,聚集国内众多幼儿体育专家、国家级手球运动员、教练员等优秀人才,组建成专家顾问团队和课程研发团队,遵循幼儿身体发展规律,创新研发出3至6岁的幼儿手球课程、器材、培训和赛事四大标准体系……并在更多的幼儿园完成了幼儿手球运动试点工作。
随后他们开始面向社会开展手球公益讲座、手球体验课、手球亲子活动、手球绘画、手球比赛等活动,传播手球文化,推广手球运动。
中国手球协会对“佳佑手球”项目也给予了高度赞扬,对幼儿手球的推广,遵循幼儿3至6岁的体质规律,以游戏化的引导形式,既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又充分挖掘幼儿的兴趣,同时还普及了手球文化,中国手球协会王涛主席认为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
2019年 10月,中国手球协会和广东佳佑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正式签定战略合作协议,授予佳佑“全国幼儿手球官方合作伙伴”称号,同时启动全国百场幼儿手球公益推广活动。
2021年7月始,曾巧真又带领团队开展由中国手球协会主办的“让百万儿童爱上运动”系列公益活动,为全国各地幼儿园无偿捐赠幼儿手球运动器材、教材和培训名额,保障幼儿园开展手球运动游戏。目前,幼儿手球运动已在全国38个城市,超2000家幼儿园开展。
矢志坚守
“通过这几年对幼儿手球的普及推广,我们认为幼儿手球是将手球目前的小众生态逐渐演变成像足球、篮球那样的大众生态的一个很好的工具。在幼儿园阶段,幼儿手球生态丰富。它规则简单,容易上手,也较安全,即能锻炼孩子的体魄,增强体质,又能培养勇敢、坚强的品质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从我们已经推进的幼儿园的反馈效果看,很受孩子家长的欢迎,它是非常适合幼儿园开展的一个集体球类项目。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女教师通过培训就能教孩子幼儿手球,能带孩子一起玩。这就解决了幼儿体育教育方面,女老师教体育课难,幼儿园自办体育难的难题。”曾巧真说。
疫情的出现,对发展态势良好的幼儿手球的推广影响不小,曾巧真坦言:“确实这两年因为疫情,整个行业都受到了冲击,很困难。”
“但是我们不会退缩。我们要呼吁更多人共同参与到幼儿手球的推广中来,因为幼儿手球不仅创新和丰富了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对手球的普及和推广更具有深远意义。幼儿手球,通过教育一位小朋友,带动一个家庭,进而影响的是整个社会。虽然我们现在还处在非常困难的时期,但是我们要做的就是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曾巧真最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