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前两次受伤痛失奥运之旅;2019年以30多岁的“高龄”被国家女手征召冲击奥运会入场券;征战了5届全运会……带着20年手球运动员生涯的经历,沈萍2018年开始拿起教鞭,站在了安徽省体校女子手球队主教练的岗位上。
经历极其丰富的沈萍会用哪些“经历宝藏”指导她的弟子呢?
宝藏一
百分之百去努力
还是运动员的时候,沈萍一度因为身材高、跑动慢、力量单薄,受到教练的批评。
不服气的沈萍就琢磨怎么能弥补自己的弱点。她想了一个办法:训练的时候找队里速度最快的队友,玩命跟着她练。
就这样她的速度、力量都有提升,而找速度最快的队友对练也成了她的日常。
有一年在国家队进行脚步练习时,韩国教练突然叫停,然后说道:“你们所有人都不如她(沈萍)。她虽然和你们跑得一样快,但是她使出了100%的力气,而你们只使出了70%的力气。”
这个细节被教练发现,并得到了肯定,成为了一个激励,激励沈萍之后养成了全力以赴训练的习惯。
沈萍说:“现在我会把这些经验传授给我带的队员们。运动员生涯的一些经历也启发我指导一支运动队要善于发现运动员们的优点,并及时鼓励她们,这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宝藏二
没有做不成的事
在国家队另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是在一次国家队的集训上。集训的最后一天,韩国教练要求她们跑400米,并且要在1分10秒内完成。大家都觉得太难了,不可能以这么快的速度跑完400米。
但是全力跑下来之后发现,绝大多数队员都是在1分10秒内完成的,跑完之后韩国教练和队员们都哭了,韩国教练说:“你们不要觉得什么事是不可能的,你们要记住:没有做不成的事!”
随后韩国教练给队员们播放2000年奥运会韩国女手夺冠的录像,韩国教练说:“只要认真训练,未来你们也可以成为顶级高手,也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明确目标,坚定信念,多学多练,这是不断提升自己的前提,”沈萍如此告诫弟子们。她要求队员们要主动求新求变,并融会贯通,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沈萍自己的标志性动作——跑动中低手射门,就是爱琢磨的她,自己琢磨并苦练出来的。
宝藏三
就怕每天的坚持
沈萍曾受过两次膝部韧带的大伤,恢复过程是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韧带的康复,需要每天认真地做力量练习,需要忍受疼痛、忍受每一天的疼痛。那些日子她需要比别人早到训练馆一个小时,提前进行康复训练,这个过程她觉得自己都要抑郁了,有时是哭着喊着完成的,但却磨练了她的坚持,磨练了她的意志。
现在也在打球的女儿因为受到妈妈的感染,总是说:“我要像妈妈一样能吃苦。我要像妈妈一样争取去拿冠军。”
运动员生涯的“经历宝藏”已经融入到沈萍血液中,成为了她身上的一种品质,也成为她作为教练员的执教财富。
“自己的球员生涯有很多遗憾,但也有很多荣誉。现在当了教练,希望能把对这个项目执著的热爱传递给弟子们,也希望她们能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让中国女手站在世界大赛领奖台上的目标。”沈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