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郑州,提到手球,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刘大梅老师和她所在的第103中学。25年的校园手球工作,使她不仅成为郑州校园手球的一面旗帜,她也成为了郑州第103中学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体育老师
文化课抓得紧
刘大梅老师名声在外,不仅是因为她在第103中学手球教得好,还因为她带的手球孩子出路也都很好。
刘大梅平时对孩子们的学习抓得很紧。每逢期中、期末大考,刘大梅都会和每个孩子谈学习情况。考得不好的,要把原因总结出来;学习退步的,可能会停训一段时间,而这对都特别想训练的这些孩子来说,是最严厉的惩罚。
对于手球队里初三、高三的孩子,刘大梅会和其班主任和家长保持紧密联系,密切关注孩子的学业动态。
目前手球队里高三的9名队员,一名是年级学习成绩第一名,还有5名队员成绩排在年级前100名。
之前考上大学的学生,有10名在去年毕业,其中7名保研。
“所以说打手球并不会影响学习。因为打手球能锤炼孩子的意志,锻炼孩子吃苦的能力,培养专注力,一些不好的情绪也能通过打球发泄出去。家长们普遍反映,打手球能促进孩子的学习。”刘大梅说。
学校领导
全力支持手球
在第103中学手球是校本课程,8、9年级的学生每周都有一节手球课。
除了校本课,刘大梅还带校队。刘大梅在第103中组建了河南省第一支中学男子、女子手球队。她带队的指导方针是赛练结合,让孩子多打比赛,通过比赛发现问题,再通过训练予以解决。
这些年学校的历任领导都非常支持学校手球的开展,经费上也是全力保障。刘大梅说,今年贾惠芬校长还特别指示学校立项为手球队增加了康复项目,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
校领导也多次表态,手球是第103中学的一张名片。开展手球给孩子们多了一个运动项目的选择,也给孩子们多了一个体育风貌展示的平台。对于比赛成绩,学校从没有硬性要求。
但是即便如此,第103中学的男、女手球队多次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性的比赛,曾先后获得全国中学生手球比赛初中组女子第二名、高中组女子第二名、高中男子第七名的佳绩。2015年在“两岸三地”青少年手球夏令营活动中,获男子中学组B组季军。因为手球开展得好,第103中学被河南省体育局、省教育厅授予“河南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荣誉称号,被中国手球协会评为全国青少年手球示范学校。
推广手球
义不容辞
如今刘大梅是桃李满天下,第103中学毕业的学生遍布全国,很多孩子还会利用假期回到母校打打手球。看着这些孩子,刘大梅就觉得自己的辛苦是值得的。
刘大梅除了搞好本校的手球教学工作,也积极去周边兄弟学校推广手球,幸福路小学就是在她带动下开展手球的。
此外河南其他地市开展手球的学校队伍也会找上门来,和第103中学进行交流。
谈到这些年从事手球教学工作,刘大梅很是感慨“我在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中国手球协会的领导、历届校领导都很支持我的工作。工作做得很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