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0年全国中学生、业余体校手球锦标赛后,潍坊市再度承办了2011全国小学生手球锦标赛。在育华学校体育馆里,两块专业标准手球场地已成为小学生手球运动的乐园。记者发现,这一小学生赛事的办赛细节很值得称赞。
去年的赛事,中国手球协会对22名选手进行了骨龄抽查,结果8人骨龄超龄,组委会当即开出重磅罚单:取消参赛资格。这是低年龄赛事创办以来对骨龄抽查力度最大、处罚最严的一次。而今年,为了防患于未然,开赛前组委会借调第二代身份证查验机,对每一个参赛学生进行当面审核,由此看出中国手球协会对年龄问题零容忍的态度。
中国手协委派技术委员会和裁判委员会的多名资深技术代表和专业裁判现场“执法”。以往在中小学生赛事中,赛场旁只有简单的记分牌。而本次则由技术代表在使用专业统计软件进行比赛技术统计。比赛结束后,技术代表将数据统计打印,经过技术官员审核签发,交给教练员、领队和媒体记者。
裁判员队伍中不乏一些国内专业赛场上的黑衣法官。在执法过程中,由于小学生技术动作尚不规范,犯规频繁,一旦有动作过大的情况,本着保护运动员安全的原则,裁判会立即吹停比赛,一名裁判立刻上前询问伤情,另一名裁判带着微笑,耐心地口头和肢体语言对小学生进行技术讲解。而一旦出现学生赌气,运用报复性动作时,裁判也会态度严厉,毫不留情地将其驱逐出场。
有了公平公正的措施和人性化的做法,赛事一直在“快乐”地进行。潍坊市的一名教育局官员对记者说:“小学生比赛不是竞技体育的功利场,名次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本报记者 叶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