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手球协会 > 新闻 >
06手球综述: 炼狱中期待重生 付出终会有回报
2006-12-27 15:52
  

  2006年对中国手球来说是痛苦的一年。女手付出了一年艰辛的努力而回报甚微,男手青年军在动荡起伏中创造了亚运会历史最差战绩。但是失败也不能说没有收获,毕竟中国手球还很年轻,亚运会也只是一次检验队伍的中考,发现问题、找到差距并及时解决,相信中国手球的汗水不会白流。

  灰色06 中国手球很受伤

  2006年7月广州亚洲女子手球锦标赛,中国女手在决赛中一分之差负于韩国。在家门口占尽天时地利的情况下与冠军失之交臂让队员和教练组黯然神伤,而此前女手在奥体中心集训了大半年,辛苦的努力换来的只是无限压抑。尽管实力和韩国有差距,但女手姑娘们仍然希望在多哈亚运会中爆发,但哈萨克斯坦队的横空出世又让所有人希望化为泡影,士气低落的中国女手在亚运会上连奖牌都没看见。

  
  而年轻的中国男手在多哈亚运会上创造了第十一名历史最差成绩,这毫无疑问也成了中国手球2006年的一段痛苦回忆。

  对这样的结果,所有付出了艰辛努力的而又不得不面对失败的人都会感到徒然。但是痛定思痛仍然需要冷静面对事实,寻找失败的根源,况且对于年轻的中国手球来说失败也未必就是坏事。

  女手主教练金甲洙遗憾的走了,留下一纸辞呈。平心而论,这位心理学博士是为数不多的业务水平和人品都得到认可的手球界韩国教练之一,但他的执教中国女手的成绩连自己也不满意,相信在韩国他也在思考一样的问题。

  正视差距 付出终会有回报

  确实,中国女子手球队曾经辉煌过。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手获得铜牌,但不能不承认那是在手球发展尚不健全的年代,而且东欧国家抵制了那届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队获第五名的成绩有一定的含金量,但是别忘了入围奥运会决赛还是靠韩国队帮的忙。

  相对于欧洲、相对于韩国,中国手球实在太年轻了。不仅仅是手球的发展历史,现役中国国家队中打球时间最长的不过五、六年,而且多半是半路出家。和从小就开始接触手球的欧洲人、韩国人相比,起点已经落后。

  韩国教练郑亨均2004年带领中国女手20年来首次以亚洲第一的身份打进雅典奥运会决赛,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手排名第八,与前七名的队伍比赛中最多4、5个球差距,而且小组赛也战胜过第7名巴西队。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但这4、5个球的体现的是手球发展历史的差距,是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赶超这几个球的差距绝对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就像与韩国队的数次比赛只输在一、两分上一样。

  这样说,并非是说中国手球没有希望。相反,冷静的认清差距才是超越对手的第一步,中国手球尽管发展历史短、群众基础差,但中国男、女手并不是没有优秀的运动员,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手球刻苦训练的精神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机会足以让我们相信中国手球努力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中国女手到底还缺什么?

  看过女手的训练的人都知道,女手的训练并不比女曲轻松。郑亨均、金甲洙的训练作风可以说甚至比金昶佰的“魔鬼训练”还“魔鬼”。从雅典奥运会到多哈亚运会,中国女手的姑娘们也经历了炼狱般的磨难,但为什么没有取得像女曲一样的成绩?和女曲一样吃苦、一样付出,为什么没有一样的回报?

  从运动训练学角度看,排出项目差异原因,女手和女曲的训练必然有一些共性的东西,需要挖掘的是其中的致命因素。

  同是冷门项目,女手、女曲在中国发展环境没有太大差异,吃苦的作风女手有,顽强的意志女手有,拼搏的精神女手也有。但没有出成绩肯定还是缺了某一种东西。它是什么?需要多久才能补足?这是很多手球人正在思考,也是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从亚洲锦标赛到多哈亚运会,中国女手暴露出了比赛经验欠缺、心理素质差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基本上应该是大家都能看得见的,解决起来也并非很难的,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胡建国主任提出了超常理念,即“超常思维、超常运作、超常付出、超常回报”。“四个超常”理念体现了他对手曲棒垒四个项目和竞技体育的深刻认识。项目发展落后、群众基础差,别人水平比你高一大块,人家一天练2小时,你也跟着练2小时肯定没戏。别人怎么练,你也怎么练,永远也追不上人家。

  但是他所讲的超常应该不会就这么简单,也许某些东西尚需深层次挖潜。

  
  走出噩梦 中国男手向男曲看齐

  平均年龄只有21.7岁的中国男手在亚运会上创造了历史最差成绩,但反过来看,也积累了经验、收获了希望。以男手目前的状况,又是在西亚,他们输给伊朗队2分无缘8强,应该说可以原谅,年轻就要付出代价。
  
  客观地讲,中国男手近两年的发展并不稳定。2004年,那个信誓旦旦接过中国男手教鞭的韩国人对队伍进行了大换血,老队员几乎一个不留,而且从领队到翻译、医生全部清洗,面对2008年,他踌躇满志。但出人意料的是在多哈亚运会之前,知道无法完成任务,他临阵当了逃兵。

  中国男手与男曲就项目定位、发展状况、发展水平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中国男手的小伙子们没有男曲那样幸运,一个收获历史最差,一个创造历史最佳。但被认为是亚洲二流、世界末流的男曲在多哈亚运会的终于爆发,默默无闻、踏踏实实的男曲在金相烈的带领下摘得银牌。看到男曲的成功,同样是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男手小伙子应该也不会甘拜下风,男曲老大哥是个很好的榜样。

  结束了韩国教练和多哈亚运会的噩梦,中国男手应该看到距离2008年已经越来越近,希望他们尽快成熟起来,抓住这关键的2007年。(刘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