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手球协会 > 新闻 >
全国小学生手球联赛 受宠关键在于素质教育
2006-08-10 11:10
  7月30日至8月4日在山东昌邑市举行的“乾隆杯”全国小学生手球联赛,在全国体育赛事中可谓是“小不点”赛事。然而这个“小不点”却被当地教育部门“炒”得沸沸扬扬,热闹异常。
  小运动员花55元便住进了三星级的宾馆,运动员每天的食谱必须由市卫生防疫部门的6位专职人员亲审;两个赛场,每天各有一辆120急救车守候,还有22名公安干警全天在赛场巡逻保卫;5辆大巴在住地与赛场之间穿梭;开幕式,市委副书记、全市15个乡镇的一把手全部到齐;昌邑电视台每天对比赛都要进行报道。对此,不仅参赛运动员“受宠若惊”,就连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中心的官员们也不禁感叹“赛事组织工作绝对一流”。

  昌邑市委、市政府和教育局为什么会如此重视这个全国的“小不点”比赛呢?据了解,该市教育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今年该市考入清华、北大的就有12人,报考大学的4963人有2589人考入了本科!而教学质量优良的根本就是当地教育部门非常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市教育局张景告诉记者,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不能只追求文化成绩,进而造成死读书局面。很简单,没有良好的身体作为保证,读书也成不了气候。因而提高素质教育,追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一直是昌邑市教育局提高教学质量的治学取向。我们之所以重视这次比赛,是因为我们不仅仅是把它当作一项体育赛事,而是把它当作提高素质教育的一个平台,一个展示昌邑文化建设的窗口,一个向全国兄弟省市学习手球先进技术和理念的机会。

  张景和介绍说,现在学校缺的正是这些在课堂上难于教给学生的东西。通过本市辛置小学队在全国比赛中的两次夺冠及该校抓手球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经验,我们认为它非常适合在昌邑开展。接下来我们将在15个乡镇的主要中小学校开展这项深受学生们喜爱的运动,矢志将手球运动打造成昌邑在体育运动方面的拳头产品。

  原来,“醉翁”之意不在赛,而在于素质教育。本报记者 张耀光